所有書籍
「恩友學校」目錄
MarkDown
32. 【禱告篇】等候勝利
1. 【信仰篇】論悔改的心
2. 【信仰篇】亞伯的獻祭
3. 【信仰篇】所以你們要去
4. 【信仰篇】論完全人
5. 【信仰篇】論信仰
6. 【信仰篇】信的行為
7. 【信仰篇】不要另立根基
8. 〔天國篇〕進天國的道理
9. 〔天國篇〕財主的啟示
10. 〔天國篇〕基督徒的迫害
11. 〔天國篇〕基督徒的義
12. 〔天國篇〕富有人進天國
13. 〔天國篇〕天國的小子
14. 〔天國篇〕第三層天
15. 《教會篇》最大的神蹟
16. 《教會篇》做主門徒的信條
17. 《教會篇》初代的教會
18. 《教會篇》教會的執事
19. 《教會篇》終身原諒
20. 《教會篇》無愛的世代
21. 《教會篇》同得擄物
22. {傳教篇}十字架的道理
23. {傳教篇}太初有道
25. {傳教篇}慾望之果
26. {傳教篇}傳福音的秘訣
27. {傳教篇}起初的愛心
28. {傳教篇}約伯的啟示
29. 【禱告篇】主訓人的禱告
30. 【禱告篇】主的禁食
31. 【禱告篇】與上帝同在
32. 【禱告篇】等候勝利
33. 【禱告篇】論禱告
34. 【禱告篇】再論禱告
35. 【禱告篇】也論方言
36. 〈律法篇〉律法的成全
37. 〈律法篇〉兩條誡命
38. 〈律法篇〉把最好的給人
39. 〈律法篇〉常與窮人同在
40. 〈律法篇〉舊約的「詩篇」
41. 〈律法篇〉舊約與新約
42. 〈律法篇〉十誡的律法地位
43. 【附錄】舊約律法中的「十戒」及「愛人如己」條文:
45. 〔其他收錄〕耶穌的榜「樣」
47. 〔其他收錄〕不後悔的上帝
49. 〔其他收錄〕中國人的祖先
34. 【禱告篇】再論禱告
恩友學校 ====
禱告對基督徒而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主
耶穌
在世時也常勸導人:
「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 但事實上,基督徒真正會禱告,了解禱告意義的人,其實不多。 許多基督徒因受
舊約
的影響,以為禱告必須要冗長,像先知
撒母耳
的母親
哈拿
一樣,
哈拿
因無兒女所以到聖殿去禱告。 因她不住的祈禱,所以祭司
以利
誤以為她醉酒,就來警告她,
哈拿
卻回答說:
「主啊,不是這樣,我是心裏愁苦的婦人,清酒濃酒都沒有喝。 但在 耶和華面前傾心吐意,不要將婢女看作不正經的女人,我因被人激動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
因她敬虔的禱告,終於上帝賜下了一個在
舊約
裏很有名的兒子,即先知
撒母耳
。 另外一個例子,即是在
亞述王朝
被擄的先知
但以理
,在
大利烏王
時期曾被陷害。 因國王命令任何人在三十日內,不准向 神或人求什麼。 雖在此禁令下他仍每日三次祈禱上帝,他也因此而被扔到獅子坑,卻因上帝保守而平安,反而是陷害他的人,最後反被國王丟入坑中,葬身在獅子口中。 這些禱告,都是
舊約
時期有名的教導,因此也成為現代基督徒學習的榜樣。 然而,要注意的是「
舊約
時的禱告是一回事,而
新約
的禱告又是另外一回事。」
舊約
時因為
彌賽亞
,主
耶穌
還未來到世上,所以人無法與上帝同在,且後來的
以色列
,有很長時間都在異族統治下,因此禱告的目的除了認罪悔改外,更是盼望
彌賽亞
的早日來到,以拯救
以色列民
。 然而
新約時期
,主
耶穌
基督已來到世上,並已用祂的寶血,洗清了所有願意奉祂的名,悔改認罪者的罪;使悔改者不但成為新造的人,有上帝同在且成為上帝的兒女。 又因為身份、時空的改變,所以禱告的內容也應隨之改變。 為了讓
新約
恩典下的基督徒知道如何禱告,主
耶穌
不只在登山寶訓,教導如何禱告說:
「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的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 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
主
耶穌
也在
馬太福音
第六章9到13節「主訓人的禱告」,親自教導禱告的內容,質中第一句話:
「我們在天上的父」
,就說明了人與上帝的關係,已非
舊約
的子民,乃是父子關係。 接著又說了一段基督徒最喜歡聽的宣告: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許多基督徒以為要達成以上宣告,就要學習
約書亞記
第六章,
以色列人
攻擊
耶利哥城
的故事,只要靠著敬拜和禱告,繞
耶利哥城
七日,
耶利哥
城牆就傾倒,所以只要照著做,勤於禱告就可以。 話雖如此,但必須注意的是,在打戰時,尤其是攻城的事,讓無武裝的百姓繞城走,是多麼危險的一件事,敵人可隨時攻擊百姓的弱點,這是兵家大忌,並不是每位善於打戰的人,或有點軍事常識的人,敢採取的戰術。 就像
挪亞
造方舟一樣,只因上帝吩咐了。 當時,
以色列
百姓剛因神蹟渡過了
約但河
,有了信心就照作,終於
耶利哥城
倒塌了。這個意思就是說,既有上帝的命令,
以色列人
又有信心,敢採取行動,所以最後勝利就屬他們。 然而,在主訓人禱告中的宣告,上帝也是如此,既然 主
耶穌
已在
馬太福音
第二十八章中命令: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請問既有上帝的命令,是不是需要有信心的人,敢出去繞城呢? 還是只留形式躲在後方,繼續以需要「禱告」、「等候上帝」為藉口,躲避上帝的呼召呢? 這意思也就是說,像這樣: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是宣告與
撒但
直接作戰,所以求
「上帝國」
的事,就不能再像生活在
舊約
一樣,因那時還沒有 主
耶穌
的福音大使命,也沒有上帝同在,只能任由
撒但
攻擊,人生活在當時,只能求自保,禱告彌賽亞早日來臨。 「等候 神」,成為當時代最重要的工作。 相反的,處在
新約
的基督徒,不只 主
耶穌
早已下了命令「要我們去」,且有 主
耶穌
求上帝並蒙應允,有聖靈與我們同在,所以便要披載 主
耶穌
所賜的全副軍裝,倚靠賴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 誠如
以弗所書
第六章13節所說:
「所以要拿起上帝所賜的全副軍裝, 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
所以要成就主禱文中,宣告「上帝國」的事,我們不只單單靠禱告,更重要的是在上帝的命令下,雖然環境險阻,你我都仍敢於出去繞城。 使你我的行為因有聖靈的同在,都能活出主
耶穌
的形像出來; 使人因著我們的好行為,更要讚美 主
耶穌
,且願意尊主的名為聖。 同時,也願意出去努力傳福音,傳到配得對主
耶穌
說:
「願你的國降臨」
。其中要緊的是不僅要遵行主
耶穌
的教導 -------
「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
,而且更要照主
耶穌
的吩咐,努力行出
「愛人如己」
。 像主
耶穌
的教導:
「做在最小的一個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
。 這就是以具體行動實踐,透過主禱文向上帝禱告說: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的道理。 事實上,縱觀主禱文全文,可說除了「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外,其餘可說都是建立在許願的基礎上,像許願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免別人的債,那麼上帝也不必免我們的債了。 至於,真正祈求的
「我們日用的飲食」
,也只是求
「今日賜給我們」
而已。 對明日如何文內雖無說明,但我想所有的基督徒,必都能明白那是向上帝宣告,要學習全然仰望上帝,因主
耶穌
說:
「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 像
摩西
帶
以色列人
出
埃及
,每日賞賜的嗎哪一樣,要人靠著信心而活。 當然主禱文在最後,也承認人肉體的軟弱,知道人在百般的試探中終會跌倒,所以也求上帝: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因為知道
「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
若上帝不允許,這些試探終不至在你我身上發生。 主禱文的禱告,才是上帝期望我們的禱告。 當然也許仍有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 主
耶穌
應允我們的禱告還有很多,像同樣的山上寶訓,主在
馬太福音
第七章第7節也說過:
「你們祈求的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 第9節到11節又說:
「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要拿好東西給兒女, 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麼。」
所以,若是弟兄姊妹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禱告向主求的。 像主
耶穌
就在
路加福音
第十八章第1到8節,說了一個比喻要我們經常禱告,這段經文如下:
「
耶穌
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說某城裏有一個官,不懼怕 上帝,也不尊重世人。 那城裏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裏,說我有一個對頭,求你給我伸冤。 他多日不准,後來心裏說,我雖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世人,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他伸冤罷,免得他常來纏磨我。主說,你們聽這不義的官所說的話。 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麼,我告訴你們要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然而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麼。」
從這經文不難看出,主
耶穌
對人的祈求禱告,如果都像那寡婦般,終究會應允的。 但這樣的禱告,卻不是主要祂的兒女禱告內容,所以最後主在說完這個比喻後,最後卻仍要感嘆的說:
「然而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麼。」
可見如此的禱告,人子來的時候,世上是遇不見信德的。 若不能根據 主
耶穌
的教導,使主
耶穌
來世上時,遇得見信德; 如此身為基督徒的你我,除了得救外,還能會有什麼意義呢,你說是嗎?
首頁
網站消息
線上書籍
用戶管理
捐款說明
網站連結
影音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