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書籍
「恩友學校」目錄
MarkDown
31. 【禱告篇】與上帝同在
1. 【信仰篇】論悔改的心
2. 【信仰篇】亞伯的獻祭
3. 【信仰篇】所以你們要去
4. 【信仰篇】論完全人
5. 【信仰篇】論信仰
6. 【信仰篇】信的行為
7. 【信仰篇】不要另立根基
8. 〔天國篇〕進天國的道理
9. 〔天國篇〕財主的啟示
10. 〔天國篇〕基督徒的迫害
11. 〔天國篇〕基督徒的義
12. 〔天國篇〕富有人進天國
13. 〔天國篇〕天國的小子
14. 〔天國篇〕第三層天
15. 《教會篇》最大的神蹟
16. 《教會篇》做主門徒的信條
17. 《教會篇》初代的教會
18. 《教會篇》教會的執事
19. 《教會篇》終身原諒
20. 《教會篇》無愛的世代
21. 《教會篇》同得擄物
22. {傳教篇}十字架的道理
23. {傳教篇}太初有道
25. {傳教篇}慾望之果
26. {傳教篇}傳福音的秘訣
27. {傳教篇}起初的愛心
28. {傳教篇}約伯的啟示
29. 【禱告篇】主訓人的禱告
30. 【禱告篇】主的禁食
31. 【禱告篇】與上帝同在
32. 【禱告篇】等候勝利
33. 【禱告篇】論禱告
34. 【禱告篇】再論禱告
35. 【禱告篇】也論方言
36. 〈律法篇〉律法的成全
37. 〈律法篇〉兩條誡命
38. 〈律法篇〉把最好的給人
39. 〈律法篇〉常與窮人同在
40. 〈律法篇〉舊約的「詩篇」
41. 〈律法篇〉舊約與新約
42. 〈律法篇〉十誡的律法地位
43. 【附錄】舊約律法中的「十戒」及「愛人如己」條文:
45. 〔其他收錄〕耶穌的榜「樣」
47. 〔其他收錄〕不後悔的上帝
49. 〔其他收錄〕中國人的祖先
33. 【禱告篇】論禱告
恩友學校 ====
許多基督徒都不能理解與「
上帝同在」的意義。 乃是 主
耶穌
希望每位基督徒,都能秉持祂在
馬太福音
第二十八章的教導: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
主
耶穌
為了方便傳福音的過程中,與
使徒保羅
在
【新約】
以弗所書
所形容的:
「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
所以求上帝與門徒同在,如同
【新約】
使徒行傳
第一章第四、五節所描述的:
「
耶穌
和他們聚集的時候,囑咐他們說:
『不要離開
耶路撒冷
,要等候上帝所應許的,就是你們聽見我說過的。
約翰
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
」
由此可知,在
新約
的時代裏,為了使主的門徒得以戰勝魔鬼,所以上帝才應允 主
耶穌
,使人得以與上帝同在。 也就是說上帝與人同在,乃是要人得以在各方面戰勝魔鬼,而如何戰勝牠們呢?
【舊約】
出埃及記
第十七章第8到14節,上帝藉著
摩西
與
亞瑪力人
的戰爭,告訴人戰勝的方法。
............................................................
「那時
亞瑪力人
來在
利非訂
,和
以色列人
爭戰。
摩西
對
約書亞
說,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
亞瑪力人
爭戰。 明天我手裏要拿著上帝的杖,站在山頂上。 於是
約書亞
照著
摩西
對他所說的話行,和
亞瑪力人
爭戰,
摩西
、
亞倫
與
戶珥
都上了山頂。
摩西
何時舉手,
以色列人
就得勝,何時垂手,
亞瑪力人
就得勝。 但
摩西
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
亞倫
與
戶珥
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
約書亞
用刀殺了
亞瑪力王
和他的百姓。 耶和華對
摩西
說,我要將
亞瑪力
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你要將這話寫在書上作記念,又念給
約書亞
聽。」
............................................................
摩西
在山上與上帝同在的作為,象徵現代的基督徒,所以若要戰勝魔鬼,就須謹守這場爭戰的啟示。首先上帝要選出人來與
亞瑪利人
爭戰,這裏要注意的是,上帝要「人選出人」而不是上帝挑選; 就如同主
耶穌
已說:
「你們要去」
,所以去不是要藉著「禱告」,也不是還要「等候上帝」,而是要有人出來。 而這場爭戰,對有福音使命的基督徒,也有兩層重要的意義,一是
摩西
拿著上帝的杖站在山頂上,代表與上帝同在;另外,山下由
約書亞
率領,與
亞瑪利人
戰爭的
以色列人
,則代表福音的出擊。 當與上帝同在的
摩西
,在山上高舉上帝的名時,
以色列人
就得勝,否則
以色列人
就陷入一場混戰。所以為了克服傳福音時,肉體難免產生的軟弱,因此上帝要人與人相互扶持,如同在山上,由
亞倫
與
戶珥
扶著
摩西
的手,讓他的手穩住直到日落。
以色列人
和
亞瑪利人
這場戰爭持續很久,從黎明直到日落,就像與魔鬼的爭戰,從
創世
直到終了。
以色列人
想必犧牲很多,但他們都有信心,知道與上帝同在,所以處在戰場上的
以色列人
,只能邊打邊禱告;也相信這簡短的禱告,如同主
耶穌
在
馬太福音
第六章第33節所說,是
「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
,雖簡短卻是有力。 所以,從以上的故事,當知道雖處在爭戰中,但如人人都有
以色列人
的信心,知道隨時與上帝同在終必得勝,像
以色列人
一樣。所以基督徒要有信心,因為所等待的,並不是等候上帝要人出去,而是等待與上帝同在後的勝利。
首頁
網站消息
線上書籍
用戶管理
捐款說明
網站連結
影音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