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書籍
「恩友學校」目錄
MarkDown
41. 〈律法篇〉舊約與新約
1. 【信仰篇】論悔改的心
2. 【信仰篇】亞伯的獻祭
3. 【信仰篇】所以你們要去
4. 【信仰篇】論完全人
5. 【信仰篇】論信仰
6. 【信仰篇】信的行為
7. 【信仰篇】不要另立根基
8. 〔天國篇〕進天國的道理
9. 〔天國篇〕財主的啟示
10. 〔天國篇〕基督徒的迫害
11. 〔天國篇〕基督徒的義
12. 〔天國篇〕富有人進天國
13. 〔天國篇〕天國的小子
14. 〔天國篇〕第三層天
15. 《教會篇》最大的神蹟
16. 《教會篇》做主門徒的信條
17. 《教會篇》初代的教會
18. 《教會篇》教會的執事
19. 《教會篇》終身原諒
20. 《教會篇》無愛的世代
21. 《教會篇》同得擄物
22. {傳教篇}十字架的道理
23. {傳教篇}太初有道
25. {傳教篇}慾望之果
26. {傳教篇}傳福音的秘訣
27. {傳教篇}起初的愛心
28. {傳教篇}約伯的啟示
29. 【禱告篇】主訓人的禱告
30. 【禱告篇】主的禁食
31. 【禱告篇】與上帝同在
32. 【禱告篇】等候勝利
33. 【禱告篇】論禱告
34. 【禱告篇】再論禱告
35. 【禱告篇】也論方言
36. 〈律法篇〉律法的成全
37. 〈律法篇〉兩條誡命
38. 〈律法篇〉把最好的給人
39. 〈律法篇〉常與窮人同在
40. 〈律法篇〉舊約的「詩篇」
41. 〈律法篇〉舊約與新約
42. 〈律法篇〉十誡的律法地位
43. 【附錄】舊約律法中的「十戒」及「愛人如己」條文:
45. 〔其他收錄〕耶穌的榜「樣」
47. 〔其他收錄〕不後悔的上帝
49. 〔其他收錄〕中國人的祖先
43. 【附錄】舊約律法中的「十戒」及「愛人如己」條文:
恩友學校 ====
許多基督徒一談到律法就想到「十戒」。 以為若不是「十戒」規定的事,即使是做錯了事,也不會犯了律法的罪。 這是十分錯誤的事。 殊不知「十戒」雖是
摩西
領
以色列人
出
埃及
時,上帝在
西乃山
上授意摩西頒佈的,做為
以色列人
暫時遵守的律法。 上帝為什麼會頒佈此律法呢。 原來 上帝為了拯救
以色列人
出
埃及
,特別在
埃及
地行了十個神蹟,並且擊殺了
埃及
所有的長子。 而
以色列人
出
埃及
後,卻不再感激 上帝的作為,且反而無視 上帝的存在,到處埋怨。
【舊約】
出埃及記
第十四章,描述
埃及
法老王
,因後悔釋放
以色列人
,派出戰車追擊行至
紅海
的
以色列人
。 在一邊是海,一邊是追兵下。
以色列人
就甚懼怕,無視於過去的神蹟,開始埋怨上帝。
出埃及記
第十四章第11、12節:
「他們對
摩西
說,難道在
埃及
沒有墳地,你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麼。 你為什麼這樣待我們,將我們從
埃及
地領出來呢。 我們在
埃及
豈沒有對你說過,不要攪擾我們,容我們服事
埃及人
比死在曠野還好。」
雖有此埋怨,但上帝仍然善待
以色列人
,誠如
摩西
對百姓,在
出埃及記
第十四章第13、14節所說:
「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 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 因為你們今天所看見的
埃及人
,必永遠不再看見了。 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
上帝將紅海分開,成為乾地,使
以色列人
行過乾地。 並淹沒了也想乘後追趕的
埃及
所有軍兵。 上帝雖行如此大的神蹟,拯救所有
以色列人
。 我們以為如此,
以色列人
當更加敬拜上帝。 結果相反,
以色列人
不但不感激上帝。 離開
埃及
還不到三個月,更是時常埋怨上帝。 像他們走到
雨琳
和
西乃
中間的曠野,因沒有肉吃,就埋怨說:
「巴不得我們早死在
埃及地
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喫得飽足。 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阿。」
走到
非利訂
,又因沒水喝埋怨說:
「你為甚麼將我們從
埃及地
領出來,使我們和我們的兒女並牲畜都渴死呢。」
這些問題,上帝最後雖都以神蹟為他們解決。 但從他們善變的行為中,上帝知道若不及早為他們頒佈誡命,這些百姓難免犯罪。 所以等到他們走到
西乃山
時,上帝就呼召
摩西
上
西乃山
,並頒佈了「十戒」。 這「十戒」的內容,根據
出埃及記
第二十章第1到17節描述,總計十條:
一、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二、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三、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 四、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五、當孝敬父母。 六、不可殺人。 七、不可姦淫。 八、不可偷盜。 九、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十、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十戒」可以說是,為防止
以色列人
在曠野犯罪,而臨時頒佈的律法。 雖也是律法,卻是律法中最有效防止犯罪的條例。 果然,就在上帝在山上教導
摩西
律法時,
以色列人
見
摩西
遲延不下山就開始犯罪了。
出埃及記
第三十二章第1到4節,就清楚描述當時
以色列人
犯罪的情景:
「百姓見
摩西
遲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
亞倫
那裏,對他說,起來,為我們作神像, 可以在我們前面引路,因為領我們出
埃及
的那個
摩西
,我們不知道他遭甚麼事。
亞倫
對他們說,你們去摘你們妻子兒女耳上的金環,拿來給我。 百姓就摘下他們耳上的金環,拿來給
亞倫
。
亞倫
從他們手裏接過來,鑄了一隻牛續,用雕刻的器具作成。 他們就說,以色列阿,這是領你們出埃及的神。」
可見當時的
以色列人
,也象徵我們現代的人,是如何的軟弱和容易犯罪。 尤其在大遷移的當中,為避免律法頒佈的繁文縟節。 故上帝以一個很簡單易遵守,且極易了解的「十戒」來做為規範。 所以說,在這種臨時情況下,「十戒」只是臨時性的,並不能代表上帝頒佈律法的全部。 就像律法中規定的「什一奉獻」,並不規範在「十戒」當中,卻成為所有教會要求受洗基督徒遵守的律法。所以除「十戒」外,我們的上帝,便在
以色列
建造完成屬上帝的會幕後,就讓
摩西
再把
西乃山
上,上帝教導的律法,全部寫在
利未記
和
申命記
中。 嚴格說起來,
摩西
建造完成上帝的會幕後。 記載在
利未記
和
申命記
的這些律法,我們若能用心加以分析,應可區分為二類。
第一
類
,**是上帝用來告誡我們,不可為之事**。
像敬拜獨一無二的真 神,不可雕刻偶像。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窞害人。不可貪戀人的房屋、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像「十戒」一樣。
第二類,**則是上帝用來告訴我們當為之事**。
像守安息日。孝敬父母,且要愛人如己。要愛你的鄰舍,你的弟兄,甚至是你貧窮的弟兄。聖經說,若有你的弟兄在你那裡漸漸貧窮、手中缺乏、你就要幫補他、使他與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樣。不可向他取利、也不可向他多要.只要敬畏你的上帝。 就因為在
舊約
的律法書中,存在著此二大內涵。 所以當我們的 主
耶穌
在世時,有隨時想找機會陷害主
耶穌
的法利賽人,企圖以律法的事詰問主
耶穌
,不料卻被主以他們無愛人的心,違背律法駁倒。 這段記載在
【新約】
馬太福音
第二十二章第34到40節的經文如下:
「
法利賽人
聽見
耶穌
堵住了
撒都該人
的口,他們就聚集。 內中有一個人是律法師,要試探
耶穌
,就問他說,夫子,
律
法上的誡命,那一條是最大呢。
耶穌
對他說,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
律
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
由於許多人都不清楚
舊約
律法內容,都以為 主
耶穌
這裏所說的「愛人如己」,乃是指著 主
耶穌
自己將他的生命獻上,為眾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言。 其實不是這樣,因為當這些法利賽人詰問主時,主仍未釘十字架。 且如果律法上沒有「愛人如己」的內容,那麼主
耶穌
就要陷入法利賽人的控告陷阱中。 所以當時所說的「愛人如己」,的確是
舊約
律法的內容,且是最重要的。 何況主
耶穌
來到世上,並不是要教導人遵守律法的。
馬太福音
第五章17到20節,主
耶穌
說: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
所謂的成全,乃是教導我們每位基督徒,都要能成為「完全人」。 像
馬太福音
第五章第48節,主
耶穌
說:
「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也就是說,所謂的「律法成全」,乃是教導我們,不只遵守律法,且要超越律法,連起心動念都不可犯罪。也就是教導我們能靠著聖靈,活出主耶穌基督的形像出來。 然而,像主
耶穌
這樣的教導,世上人能理解,並做到的又有多少? 許多人甚至連律法的遵行都無法做到,更別說是律法的成全。 許多基督徒甚至教會,尚且不知有「
愛人如己
」的律法,而僅知律法中另行規定的「什一奉獻」。 這就是為何我們的主
耶穌
,會在
馬太福音
第二十三章23節,痛痛的責備當時自認遵守律法,且教導人遵行的文士和法利賽人,說︰
「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 那律法上更重要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 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你們這瞎眼領路的,蠓蟲你們就濾出來,駱駝你們倒吞下去。」
所以說,「十戒」乃是上帝領
以色列人
出
埃及
時,在百姓不斷犯罪中,上帝頒佈為防止犯罪而有的律法。 但那更重要的「愛人如己」律法,則是等他們較安定,並建立會幕後,才開始要求他們遵行。 所以說,
利未記
和
申命記
所說的,就是整個律法,當然是涵蓋「十戒」及「什一奉獻」的。 為了使人更能了解律法中,主耶穌教導我們的兩大誡命,除「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外,有關「愛人如己」的律法。 我特意從
利未記
和
申命記
中,整理出其中有關的大項,以為大家的參考和自省。 就會發現主
耶穌
所說「愛人如己」的律法,實在很多。 每一條都足以說明上帝從起初就如何的愛我們。只是這些律法,後來反被人遺忘了。 而且是被自稱嚴守律法的法利賽人和教會遺忘,這無寧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傷。
首頁
網站消息
線上書籍
用戶管理
捐款說明
網站連結
影音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