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書籍
「恩友學校」目錄
MarkDown
19. 《教會篇》終身原諒
1. 【信仰篇】論悔改的心
2. 【信仰篇】亞伯的獻祭
3. 【信仰篇】所以你們要去
4. 【信仰篇】論完全人
5. 【信仰篇】論信仰
6. 【信仰篇】信的行為
7. 【信仰篇】不要另立根基
8. 〔天國篇〕進天國的道理
9. 〔天國篇〕財主的啟示
10. 〔天國篇〕基督徒的迫害
11. 〔天國篇〕基督徒的義
12. 〔天國篇〕富有人進天國
13. 〔天國篇〕天國的小子
14. 〔天國篇〕第三層天
15. 《教會篇》最大的神蹟
16. 《教會篇》做主門徒的信條
17. 《教會篇》初代的教會
18. 《教會篇》教會的執事
19. 《教會篇》終身原諒
20. 《教會篇》無愛的世代
21. 《教會篇》同得擄物
22. {傳教篇}十字架的道理
23. {傳教篇}太初有道
25. {傳教篇}慾望之果
26. {傳教篇}傳福音的秘訣
27. {傳教篇}起初的愛心
28. {傳教篇}約伯的啟示
29. 【禱告篇】主訓人的禱告
30. 【禱告篇】主的禁食
31. 【禱告篇】與上帝同在
32. 【禱告篇】等候勝利
33. 【禱告篇】論禱告
34. 【禱告篇】再論禱告
35. 【禱告篇】也論方言
36. 〈律法篇〉律法的成全
37. 〈律法篇〉兩條誡命
38. 〈律法篇〉把最好的給人
39. 〈律法篇〉常與窮人同在
40. 〈律法篇〉舊約的「詩篇」
41. 〈律法篇〉舊約與新約
42. 〈律法篇〉十誡的律法地位
43. 【附錄】舊約律法中的「十戒」及「愛人如己」條文:
45. 〔其他收錄〕耶穌的榜「樣」
47. 〔其他收錄〕不後悔的上帝
49. 〔其他收錄〕中國人的祖先
21. 《教會篇》同得擄物
恩友學校 ====
約翰福音
第三章16節: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許多人以為上帝的愛,僅及於靈魂的拯救,所以對貧乏人物質的拯救,則屬次要,可有可無,愛成為可分割的產物。 因為有這似是而非的觀念,所以許多教會從事福音工作時也有藉口,以為教會僅是領人信主的所在,並非救濟的場所。甚至,有的認為對窮人傳福音,會耗掉教會很多資源,而影響正常的福音工作。 所以都以「額外」的福音工作視之,意思就是說對窮人的福音工作,並非教會「本份」的事。 然而,教會的福音工作真是如此嗎? 主
耶穌
在世時,又是如何對待窮人呢?
使徒行傳
第十章38節,彼得前往
哥尼流
家傳道時,就見證 主
耶穌
所做的事,說: 「上帝怎樣以聖靈和能力膏
拿撒勒人
耶穌
,這都是你們知道的,他周流四方行善事,醫好凡被魔鬼壓制的人,因上帝與他同在。」 主
耶穌
在世時周流四方「行善事」,醫好凡被魔鬼壓制的人,這就是祂與窮人同在的最好證據。所以
馬太福音
第十一章2到6節,
施洗約翰
懷疑 主
耶穌
,是否就是那要來的彌賽亞,而差人來問時,主
耶穌
親自回答
施洗約翰
的門徒說:
「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麻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主
耶穌
回答了二個重點,一個是
「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麻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
這並不是彌賽亞來到世上的最大證據,因為過去也有許多大先知,也行過這些事; 如先知
以利沙
就曾使長大麻瘋的潔淨,醫治
亞蘭王
的元帥
乃縵
,他也曾讓死人復活,使書念女子的兒子死而復活。 所以,主
耶穌
所回答的話語,若沒有第二個重點:
「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就與其他大先知來到世上沒有什麼兩樣。彌賽亞來到世上,除了行各樣神蹟外,最大的不同也是記號,就是最後的一句
「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 神創造萬物時,就非常憐侐所有的貧寒者,祂不但一再叮嚀要幫助貧寒的弟兄; 尤其是寄居的
(遊民)
和孤兒寡婦。
聖經
中祂更多次告誡人:
「你不可向寄居的孤兒屈枉正直,也不可拿寡婦的衣裳作當頭。」
就是到了收割時期,上帝也特別交代收割莊稼時,不可將四個角落的莊稼收盡,就是有成捆的掉落,也不可回去再取。甚至打橄欖樹或摘葡萄園的葡萄時,上帝說這些都不可取盡,要將剩下的留給寄居的和孤兒寡婦。 此外,上帝也要人接濟貧寒,
【舊約】
申命記
第十五章7、8二節中說:
「在 耶和華你 上帝所賜你的地上,無論那一座城裏,你弟兄中若有一個窮人,你不可忍著心揝著手,不幫補你窮乏的弟兄,總要向他鬆開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給他,補他的不足。」
而,對向人借貸的貧窮人,上帝又說:
「每逢七年末一年,你要施行豁免,豁免的定例乃是這樣,凡債主要把所借給鄰舍的豁免了,不可向鄰舍和弟兄追討,因為耶和華豁免年已經宣告了。」
而上帝愛世人,祂對世上窮人最大的憐憫,乃是設立了「安息日」和「禧年」。 許多基督徒至今仍不了解安息日的意義,只知上帝在
出埃及記
第二十章中,將安息日定為聖日。上帝說: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的上帝當守的安息日。 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裏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 因為六日以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許多人以為這是上帝為自己而設的日子; 殊不知如果上帝沒有設立「安息日」,甚且以自己為榜樣要人學習,那麼對那些罔顧人命,在古代封建社會中,被賣為奴僕或是寄居的人,是何等殘忍的事。 那些人可能都要做一輩子永無休息,可見安息日對窮乏人,是何等神聖而重要的日子。 同樣的,上帝也為貧乏者設立了「禧年」,
【舊約】
利未記
第二十五章,8到10節上帝說:
「你要算計七個安息年,就是七七年,這便為你成了七個安息年,共是四十九年。 當年七月初十日,你要大發角聲,這日就是贖罪日,要在遍地發出角聲。 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居住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是你們的禧年,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
也就是說在這一年以前,若有產業的買賣,到了這年就全部要歸還給原主。 所以第13節說才說:
「這禧年,你們各人要歸自己的地業。」
而為了公平起見,所以上帝也在14節提醒買賣雙方:
「你若賣什麼給鄰舍,或是從鄰舍手中買什麼,彼此不可虧負。 你要按禧年以後的年數向鄰舍買,他也要按年數的收成賣給你。」
又,為什麼說禧年對窮人是極大的憐憫呢? 殊不知在封建社會裏,許多人諸如那些做官的人,都可以透過各種手段剝削貧寒,使貧寒人窮到連可耕種的土地都沒有,甚至無安身立命之地,最後只能被賣為奴。 為避免貧富懸殊的社會,不斷發生不公不義的事,禧年的存在,豈不是貧寒人最大的福音嗎? 神一再透過
聖經
,向世人啟示祂對世人的憐憫,也一再透過先知的口曉喻世人。
【舊約】
以賽亞書
第五十八章中,對當時僅知要禁食敬拜上帝的
以色列人
說:
「我所揀選的禁食,不是要鬆開凶惡的繩,解下軛上的索,使被欺壓的得自由,折斷一切的軛嗎? 不是要把你的餅分給飢餓的人,將飄流的窮人接到你家中,見赤身的,給他衣服遮體。顧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嗎? 這樣你的光就必發現如早晨的光,你所得的醫治,要速速發明,你的公義,必在你前面行。 耶和華的榮光,必做你的後盾,那時你求告耶和華必應允,你呼求,祂必說,我在這裏。」
接著又說:
「你若從你中間除掉重軛,和指摘人的指頭,並發惡言的事,你心若向飢餓的人發憐憫,使困苦的人得滿足,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發現,你的幽暗必變為正午。 耶和華也必時常引導你,在乾旱之地,使你心滿意足,骨頭強壯。 你必澆灌的園子,又像水流不絕的泉源,那些出於你的人,必修造久已荒廢之處。 你要建立拆毀累代的根基,你必稱為補破口的,和重修路徑與人居住的。」
然,可惜的是上帝如此愛世人的事,卻很容易被後世的人忘記; 尤其是主持教會的,所牢記並吩咐人務必要做的事,卻是像什一奉獻、守安息日等事。 所以 主
耶穌
來到世上,祂要指著教會的人說:
「你們這些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也因為世上教會,不重視貧寒人,窮人也無福音傳給他們。 所以 主
耶穌
來
「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反成為彌賽亞來到世上的一個很大見證和特徵。 因此,從這點觀知 主
耶穌
來到世上的那個時代,教會可說是個無愛的世代。 而現今這一世代又如何呢? 是否也像主耶穌所形容,是只重視什一奉獻、守安息日,而對「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的世代?或者是能從聖經的教導中,徹底了解 主
耶穌
來到世上的使命,主
耶穌
來到世上,不僅是為世人的罪捨命,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且向世上宣告
「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乃是彌賽亞來到世上的象徵。 誠如 主
耶穌
在路加福音第四章18節所說的: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
所以,現今這世代是怎樣的世代,是否也像 主
耶穌
在世上的世代一樣,是個無愛的世代,還是因主耶穌來到世上而改變,成為真正
「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的世代? 到底,今日是個怎樣的世代呢? 實在很難看分辨出來,像似
馬太福音
第十一章16節 主
耶穌
所說的:
「我可用甚麼比這世代呢? 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說,我們向你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舉哀,你們不捶胸。」
這個道理世上有誰知呢?
首頁
網站消息
線上書籍
用戶管理
捐款說明
網站連結
影音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