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書籍
「恩友學校」目錄
MarkDown
9. 〔天國篇〕財主的啟示
1. 【信仰篇】論悔改的心
2. 【信仰篇】亞伯的獻祭
3. 【信仰篇】所以你們要去
4. 【信仰篇】論完全人
5. 【信仰篇】論信仰
6. 【信仰篇】信的行為
7. 【信仰篇】不要另立根基
8. 〔天國篇〕進天國的道理
9. 〔天國篇〕財主的啟示
10. 〔天國篇〕基督徒的迫害
11. 〔天國篇〕基督徒的義
12. 〔天國篇〕富有人進天國
13. 〔天國篇〕天國的小子
14. 〔天國篇〕第三層天
15. 《教會篇》最大的神蹟
16. 《教會篇》做主門徒的信條
17. 《教會篇》初代的教會
18. 《教會篇》教會的執事
19. 《教會篇》終身原諒
20. 《教會篇》無愛的世代
21. 《教會篇》同得擄物
22. {傳教篇}十字架的道理
23. {傳教篇}太初有道
25. {傳教篇}慾望之果
26. {傳教篇}傳福音的秘訣
27. {傳教篇}起初的愛心
28. {傳教篇}約伯的啟示
29. 【禱告篇】主訓人的禱告
30. 【禱告篇】主的禁食
31. 【禱告篇】與上帝同在
32. 【禱告篇】等候勝利
33. 【禱告篇】論禱告
34. 【禱告篇】再論禱告
35. 【禱告篇】也論方言
36. 〈律法篇〉律法的成全
37. 〈律法篇〉兩條誡命
38. 〈律法篇〉把最好的給人
39. 〈律法篇〉常與窮人同在
40. 〈律法篇〉舊約的「詩篇」
41. 〈律法篇〉舊約與新約
42. 〈律法篇〉十誡的律法地位
43. 【附錄】舊約律法中的「十戒」及「愛人如己」條文:
45. 〔其他收錄〕耶穌的榜「樣」
47. 〔其他收錄〕不後悔的上帝
49. 〔其他收錄〕中國人的祖先
11. 〔天國篇〕基督徒的義
恩友學校 ====
馬太福音
第十章21節到23節寫著:
「弟兄要把弟兄,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 兒女要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 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看了這三節經文,有人不免迷惑,對一個真正愛家的人,許多人都同意,不管信不信主
耶穌
,萬一父母親、兒女或兄弟姊妹遇到危險,定會不顧一切甚至犧牲生命拯救他們。 為何等信了主
耶穌
之後,
聖經
會如此描寫主的家庭,這個家庭裏的成員,彼此好像有深仇大恨,都要彼此為敵; 弟兄與弟兄,父親與兒子,兒女也要與父母為敵; 好端端的家庭,結果就要弄得妻離子散,為何一個基督徒,要忍受這樣的家庭呢? 其實,在馬太福音裏這幾節話語,是不能斷章取義的,它是連結前面18節到20節。 在前面的經節裏,主
耶穌
說:
「並且你們要為我的緣故,被送到諸侯君王面前,對他們和外邦人作見證。 你們被交的時候,不要思慮怎樣說話或說什麼話,到那時必賜你們當說的話。」
這是描寫基督徒在末世遇見迫害時的景況。 當然,基督徒遇見迫害,或許會有人專顧自己的事,而出賣別人甚至家庭。 然而真正的基督徒卻不是這樣,且許多人出賣家庭的,仍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我認識一個家庭,這家庭是個非常和睦的家庭,家中的長子是醫生,在地方上很有名望。 台灣光復之初,他熱烈帶領地方士紳迎接國軍來台; 不久發生二二八事件,他因目睹當時國軍的腐敗,而投入反抗的行列,但不幸被國民黨查知,因這位醫生很有名望,加上又是地方領導,於是想勸導讓他自首,卻遭到他以「寧死不屈」回絕。 於是,有人勸他母親,若妳兒子不自首,必會被捉處死還會連累全家,以及那些年小弟妹們。因此要她主動報案,與兒子劃清關係;而這位大兒子也為了保護全家,自願在母親的檢舉下慷慨赴義。 結果,這位大兒子當然被捉去,而且被槍斃了; 但他的弟妹卻都長成,沒有再遭受迫害,而且成為社會活躍的人。 當然這位母親的痛苦可想而知,在這世上又有誰願意檢舉自己的兒女,除非是為了保護更多的兒女。 信主 耶穌也是如此,當大迫害來臨時,不只生命會受威脅,敵人也會以家人的生命相威脅,怎麼辦呢?自從主耶穌升天後,歷史上就有很多次對基督徒迫害,甚至想盡辦法用連坐法,羅織各種罪名,在那些不願檢舉自己家人的身上。 所以,不管是自願為主殉難也好,或像那母親的大兒子般,被自己所愛的母親檢舉也好。 相信人們都不會以為其中沒有愛,反而以母親的檢舉所包含的愛和犧牲,更是令人感動落淚。 所以主
耶穌
才會教導大家,要大家忍耐到底,因為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就是這個道理。
首頁
網站消息
線上書籍
用戶管理
捐款說明
網站連結
影音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