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書籍
「恩友學校」目錄
MarkDown
13. 〔天國篇〕天國的小子
1. 【信仰篇】論悔改的心
2. 【信仰篇】亞伯的獻祭
3. 【信仰篇】所以你們要去
4. 【信仰篇】論完全人
5. 【信仰篇】論信仰
6. 【信仰篇】信的行為
7. 【信仰篇】不要另立根基
8. 〔天國篇〕進天國的道理
9. 〔天國篇〕財主的啟示
10. 〔天國篇〕基督徒的迫害
11. 〔天國篇〕基督徒的義
12. 〔天國篇〕富有人進天國
13. 〔天國篇〕天國的小子
14. 〔天國篇〕第三層天
15. 《教會篇》最大的神蹟
16. 《教會篇》做主門徒的信條
17. 《教會篇》初代的教會
18. 《教會篇》教會的執事
19. 《教會篇》終身原諒
20. 《教會篇》無愛的世代
21. 《教會篇》同得擄物
22. {傳教篇}十字架的道理
23. {傳教篇}太初有道
25. {傳教篇}慾望之果
26. {傳教篇}傳福音的秘訣
27. {傳教篇}起初的愛心
28. {傳教篇}約伯的啟示
29. 【禱告篇】主訓人的禱告
30. 【禱告篇】主的禁食
31. 【禱告篇】與上帝同在
32. 【禱告篇】等候勝利
33. 【禱告篇】論禱告
34. 【禱告篇】再論禱告
35. 【禱告篇】也論方言
36. 〈律法篇〉律法的成全
37. 〈律法篇〉兩條誡命
38. 〈律法篇〉把最好的給人
39. 〈律法篇〉常與窮人同在
40. 〈律法篇〉舊約的「詩篇」
41. 〈律法篇〉舊約與新約
42. 〈律法篇〉十誡的律法地位
43. 【附錄】舊約律法中的「十戒」及「愛人如己」條文:
45. 〔其他收錄〕耶穌的榜「樣」
47. 〔其他收錄〕不後悔的上帝
49. 〔其他收錄〕中國人的祖先
15. 《教會篇》最大的神蹟
恩友學校 ====
許多人讀
聖經
,在
歌林多後書
第十二章第1、2兩節,讀到
保羅
說:
「我自誇固然無益,但我是不得已的。如今我要說到主的顯現和啟示。 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裏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或在身內,我不知道。 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 神知道」
第4到5節又說:
「他被提到樂園裏,聽見隱祕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為這人我要誇口。 但是為我自己,除了我的軟弱以外,我並不誇口。」
許多人不免要問,
保羅
所說的第三層天是什麼意思。有人說這是屬天的秘密,不是人可知道的。 也有人說這三層天,只是代表天有很多天,像
佛教
所說,
保羅
只是到了其中一個天,對第三層天說法,不一而足。 而教會也在二千年來,也有許多人想窮究這個道理。 因
聖經
既然寫出來了,就是要人了解。 上帝是大能的 神,人所不能了解的事,是不會也無須出現在
聖經
裏。 事實上,
保羅
所說的第三層天,
聖經
裏早有記載。
希伯來書
第八章第1到2節,就曾提到聖殿供奉的事,他說地上供奉的,
「本是天上事的形狀和影像」
。 既如此,據此就足以說明
保羅
所說第三層天的內容了。
「我們所講的事,其中第一要緊的,就是我們有這樣的大祭司,已經坐在天上至大者寶座的右邊,在聖所就是真帳幕裏作執事。這帳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
又說:
「凡大祭師都是為獻禮物和祭物設立的,所以這位大祭司也必須有所獻的。 他若在地上必不得為祭司,因為已經有照律法獻禮物的祭司。 他們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狀和影像。 正如
摩西
將要造帳幕的時候,蒙 上帝警戒他說:『你要謹慎作各樣的物件,都要照著山上指示你的樣式』。」
所以我們若想了解「第三層天」的內容,那麼我們首先必須理解地上供奉的事,也就是須先了解會幕的建造。 這是上帝藉
摩西
之手,帶領
以色列人
出
埃及
時,上帝囑咐
摩西
建造的。 可以說,整個
出埃及記
後面絕大部份,都是上帝藉
摩西
,講述會幕的建造內容。
出埃及記
第四十章第17節到21節,所描寫的會幕,就是完成後整個建造的大概。
「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帳幕就立起來。
摩西
立起帳幕,安上帶卯的座,立上板,穿上閂,立起柱子,在帳幕以上搭罩棚,把帳棚的頂蓋蓋在其上。 是照 耶和華所吩咐的。又把法版放在櫃裏,把杠穿在櫃的兩旁,把施恩座安在櫃上。 把櫃抬進帳幕,挂上遮掩櫃的幔子,把法櫃遮掩了。是照 耶和華所吩咐他的。」
第29到33節又描述:
「又挂上帳幕的門簾,在會幕的帳幕前,安設燔祭壇,把燔祭和素祭獻在其上,是照 耶和華所吩咐他的。把洗濯盆安在會幕和壇的中間,盆中盛水,以便洗濯。
摩西
和
亞倫
並
亞倫
的兒子,在這盆裏洗手洗腳。 他們進會幕或就近壇的時候,便都洗濯,是照 耶和華所吩咐他的。」
最後又說:
「在帳幕和壇的四圍,立了院帷,把院子的門簾挂上。這樣
摩西
就完了工。」
如果我們把以上內容,加以分析,就會發現整個會幕建造,也分三層。 首先第一層是圍繞帳幕和壇四圍的院落。 在這裏上帝吩咐
摩西
,不僅設置有祭壇,也設置有洗濯盆。 這是讓祭司們進入會幕前,潔淨洗濯用的。 對於這個祭壇,
利未記
第四章第1到4節有談到獻祭的方法。
「 耶和華對
摩西
說,你曉諭
以色列人
說,若有人在 耶和華所吩咐不可行的甚麼事上,誤犯了一件。 或是受膏者的祭司犯罪,使百姓陷在罪裏,就當為他所犯的罪,把沒有殘疾的公牛犢獻給 耶和華為贖罪祭。 他要牽公牛到會幕門口,在 耶和華面前按手在牛的頭上,把牛宰於 耶和華面前。」
由此可知,這個院落是所有認罪悔改者前來的地方。 在這裏,上帝允許我們把代替我們犯罪,沒有殘疾的公牛犢獻上宰殺之處。 然後,這些獻祭的血,就可藉由祭司帶到第二層處。
利未記
第四章第5到7節:
「受膏者的祭司,要取些公牛的血,帶到會幕,把指頭蘸於血中,在 耶和華面前,對著聖所的幔子彈血七次。 又要把些血抹在會幕內, 耶和華面前香壇的四角上。 再把公牛所有的血,倒在會幕門口,燔祭壇的腳那裏。」
接著第8到12節又說:
「公牛的皮和所有的肉、並頭、腿、臟、腑、糞,就是全公牛,要搬到營外潔淨之地,倒灰之所,用火燒在柴上。」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唯有蒙揀選,代表「
**聖潔**
」的祭司才可以進入。 而一般人卻僅能藉著獻祭的血,才能進到第二層的會幕裏去。 其餘代表「罪」的所有肉體,像公牛的皮和所有的肉等,則須搬至營外,倒灰之處完全燒毀。 從以上會幕的建造,及獻祭的行為。 讓我們因此就知道,雖然會幕四圍的院落,是容許罪人來到的地方。 但會幕就不同了。因為唯有蒙上帝揀選,聖潔的祭司才可進去。 而人不僅不能進去,唯有靠著獻祭的血才能進去。 也就是說,在會幕裏我們是看不到任何屬肉體的。 所有屬肉體的,也代表「罪」,皆與此地無份。 若非真悔改,雖獻上了血,卻容許肉體存在,他們甚至最後也不能在院落中存在,像所有的皮和全部的肉,都要搬到非屬上帝的營外去燒毀了。 除了院落和會幕外,當然最後一層,就是我們都很熟悉 神所在的至聖所。 不僅
保羅
曾在
希伯來書
第九章第1到7節說到至聖所,他說:
「原來前約有禮拜的條例,和屬世界的聖幕。 因為有預備的帳幕,頭一層叫作聖所,裏面有燈臺、桌子和陳設餅。」
又說:
「第二幔子後,又有一層帳幕叫至聖所,有金香爐,有包金的約櫃。 櫃裏有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並兩塊約版。 櫃上面有榮耀
基路伯
的影罩著施恩座。這幾件我現在不能一一細說。 這些物件既如此豫備齊了,眾祭司就常進頭一層帳幕,行拜 神之禮。 至於第二層帳幕,惟有大祭司一年一次獨自進去,沒有不帶著血,為自己和百姓的過錯獻上。」
這個至聖所,上帝也曾在異像中顯示給 主
耶穌
的門徒
約翰
看過。 他在
啟示錄
第四章第1到8節,如此形容天上至聖所的情景:
「此後,我觀看,見天上有門開了,我初次聽見好像吹號的聲音,對我說,你上到這裏來,我要將以後必成的事指示你。 我立刻被聖靈感動,見有一個寶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寶座上。 看那坐著的好像碧玉和紅寶石。又有虹圍著寶座,好像緣寶石。 寶座的周圍,又有二十四個座位,其上坐著二十四位長老,身穿白衣,頭上戴著金冠冕。有閃電、聲音、雷轟,從寶座中發出。 又有七盞火燈在寶座前點著,這七燈就是上帝的七靈。寶座前好像一個玻璃海如同水晶。 寶座中,和寶座周圍有四個活物,前後遍體都滿了眼睛。 第一個活物像獅子,第二個像牛犢,第三個臉面像人。第四個像飛鷹。 四活物各有六個翅膀,遍體內外都滿了眼睛。 他們畫夜不住的說,聖哉,聖哉,聖哉,主上帝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啟示錄
第五章第6到10節又說:
「我又看見寶座與四活物並長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殺過的,有七角七眼,就是上帝的七靈,奉差遣往普天煎去的,這羔羊前來,從坐寶座的右手裏拿了書卷。 他既拿了書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他們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上帝,又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上帝。在地上執掌王權。」
從主僕
約翰
在
啟示錄
裏的敘述,可知在至聖所,也就是會幕的第三層,那裏除了寶座,和站立的羔羊外,也有周圍的二十四位長老,以及代表
基路伯
的四活物。 這個至聖所原是不可侵犯的,也唯有大祭司帶著血一年才可以進去一次。 但現在已因 主
耶穌
來到世上,使我們得以如同
路加福音
第二十三章第44節形容的,主
耶穌
被釘十字架時聖殿的光景:
「那時約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日頭變黑了,殿裏的幔子從當中裂為兩半。」
使得信主的人,得以到這裏來。
啟示錄
第七章第9到10節,就是描寫信主的人到聖殿的情景:
「此後,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 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 大聲喊著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上帝,也歸與羔羊。」
對這些能到天上寶座前的人,第13到17節又說:
「長老中有一位問我說,這些穿白衣的是誰,是從那裏來的。 我對他說,我主,你知道。他向我說,這些人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 所以他們在上帝寶座前,晝夜在他殿中事奉他。 坐寶座的要用帳幕覆庇他們,他們不再飢,不再渴。 日頭和炎熱,也必不傷害他們。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他們。 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上帝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
也就是說,既然「
地上是天上的影像
」,從上帝要
摩西
建造的會幕看來,我們就可以清楚知道,它代表的三個不同意義: 一、即**
第一層
**
的「**院落**」
。 這個院落代表的是
以色列人
,願意在「
律法
」下認罪悔改,是「**
永生的所在
**」。 馬太福音第十九章第16到20節,主
耶穌
就曾教導我們如何進入永生:
「有一個人來見
耶穌
說,夫子,我該作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
耶穌
對他說,
你為甚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
。 他說甚麼誡命。
耶穌
說,
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
。 那少年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甚麼呢。」
可見是這位少年人他不僅相信 主
耶穌
,才會來問有關永生的問題。 也從他的問答中,知道他是一位愛主又遵守律法的人,可以理直氣壯回答主說,
「這一切我都遵守了。」
可見在永生的問題,他已得到答案了。 然而對於主耶穌要他做一個「完全人」時,他卻是憂憂愁愁的走開了。馬太福音第十九章21到24說:
「
耶穌
說,
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以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 那少年人聽見這話,京憂憂愁愁的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
耶穌
對門徒說,
我實在告訴你們,財主進天國是難的。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鍼的眼,比財主進上帝的國還容易呢。
」
二、我們從主的這段對話中,可知原來在「
**永生之上**
」,仍有一個「
**天國**
」。 而能進入這個天國的人,就是 主
耶穌
教導我們,要做一個「
**完全人**
」。 而做為「完全人」,根據 主
耶穌
教導我們的,則有二個條件。 即是「**
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
**」。此外,還要「
**來跟從我**
」。 談到這裏,許多人不免要懷疑。
聖經
豈不是不只一次,指著 主
耶穌
為我們釘十字架的身體說:
「
耶穌
一次獻上自己,就成了我們永遠贖罪的祭」
嗎?
希伯來書
第九章第11節不是說:
「但現在基督已經來到,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經過那更大更全備的帳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屬乎這世界的。並且不用山羊和牛犢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進入聖所就成為永遠贖罪的事。」
第23、24節又說:
「照著天上樣式做的物件,必須用這些祭物去潔淨。因為基督並不是進了人手所造的聖所
(這不過是真聖所的影像)
乃是進了天堂。」
由此可知,「天國」即是天上會幕的聖所。 許多人以為,我們只要信了 主
耶穌
,就可進入天國了。 誠然如
希伯來書
第19到25節所說: 「弟兄們,我們既因
耶穌
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 事實上,上帝藉
摩西
建造的會幕,平常人是無法進到聖所。 惟有蒙揀選,聖潔的祭司,方可進入。但現在我們卻能靠著 主
耶穌
,得以一次成就這一切的事。 像
希伯來書
第十章第10及14節所說:
「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他的身體,就得以成聖。」
又說:
「因為他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
但注意的是,這裏所說:
「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
,則仍是指祭而司言。 只是這些祭司,並非指
舊約
,而是指著
新約
的祭司而言的。 因為若是
舊約
,連 主
耶穌
自己也不得為祭司。希伯來書第八章第4節說:
「他若在地上必不得為祭司,因為已經有照律法獻禮物的祭司。」
而現在我們所以能成為祭司,就是因著 主
耶穌
的寶血,成為蒙揀選的子民。
彼得後書
第二章第9、10兩節說: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光明者的美德。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現在卻做了上帝的子民。從前未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
上面所說的道理,使我們知道,原來靠主一次獻上,使得我們因此可以成為尊君的祭司。 既有尊君的形像,就不可以繼續與罪惡為伍了。 就如
歌林多前書
第三章16節所說:
「豈不知你們是上帝的殿,上帝的靈住在你們裏頭麼。 若有人毀壞上帝的殿,上帝必毀壞那人。因為上帝的殿是聖的。這殿就是你們。」
所以我們豈可在 主
耶穌
洗淨我們的罪後,仍然犯罪如常。 對這樣的人,
希伯來書
第十章26節,就曾嚴嚴的警告說:
「因為我們得知真道以後,若故意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 惟有戰懼等候審判和那燒滅眾敵人的烈火」
。 又說:
「人干犯
摩西
的律法,憑兩三個見證人,尚且不得憐憫而死。 何況人踐踏上帝的兒子,將那使他成聖之約的血當作平常,又褻慢施恩的聖靈,你們想,他要受的刑罰該怎樣加重呢。」
許多基督徒,以為只要信了主,就必然能到天國裏去,這話是不錯的,但何為信,
雅各書
說第二章第15到17節中說:
「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的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
不僅虛假的信心,不能進天國,即使是「永生」, 主
耶穌
也曾在
馬太福音
第七章第13、14節,教導我們說: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 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至於進入天國,那就更困難了。 主在
馬太福音
第七章第21到23節更說:
「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
天父的旨意,根據
彼得前書
第二章第15節:
「因為上帝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糊塗無知人的口。」
而不能遵行天父旨意的人,
馬太福音
第七章第22到23節接著又說:
「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而能進入天國的,其實以現今「罪惡的世界」來說,是很少的。 即使是
施洗約翰
,當他在監裏,聽見 主
耶穌
的門徒,不守
舊約
律法的時候,就差二個門徒來問主說:
「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
主
耶穌
在回答了那兩個門徒的詢問後,就開始講論
施洗約翰
。
馬太福音
第十一章第11到13節,主
耶穌
如此說: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 然而天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從『施洗』
約翰
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因為眾先知和律法說豫言,到約翰為止,你們若肯領受,這人是那應當來的
以利亞
。」
在這裏主耶穌說:
「天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
。 這是什麼意思呢?! 主的意思豈不是說,截至 主
耶穌
說話為止,
施洗約翰
仍是無法進入天國的,因他對主
耶穌
來到世上都還懷疑,所以主說他天國裏最小也比他還大。 可見我們要進天國,不但要有信,且要尊著主的教導去行。 因主
耶穌
在昇天前,一再的教導我們: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凡我吩咐你們的都教導他們遵行,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首頁
網站消息
線上書籍
用戶管理
捐款說明
網站連結
影音播放